1. 主页 > 问答

去苏州旅游的优缺点(苏州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一、苏州适合旅游吗苏州旅游好玩吗


去苏州旅游的优缺点


苏州是一处充满了魅力的江南城市,拥有一系列令人激情满满的古代遗迹和画满,苏州拥有现代和古典之美,不仅经济发达,当地的文化元素极其丰富,非常适合旅行度假,下面给大家分享具体的苏州旅游现状。

烟雨江南,空蒙、秀雅、静美,世人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人间胜景不过如此。

苏州,旧称姑苏。苏州古城以其城内水网密布而闻名,细密的水流似城市精巧细致的脉络一般,伸向家家户户门前,将古城串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可谓是悠悠水城,玲珑姑苏。

苏州之秀,最秀处在其意蕴,小桥流水,玲珑雅致,悠悠千年印记隐于枕河人家中、隐于白墙灰瓦中、隐于舟楫声声中。

今天,到苏州,你会感受到独属于它的味道,精致、细腻、纤秀。

从入口的吃食、身穿的衣物、居住的庭园,到吴侬软语、做事态度等,无一不是细腻精致的。

精致,伴随着古城走过了千年岁月,也让苏州这座城有了独特的韵味。

伍子胥建城

每当说到苏州城的由来,当地人都会骄傲地说,这是伍子胥建的。

春秋时期,苏州一带为吴国的属地。

当时吴国的君主阖闾一心想要争楚灭越,称霸中原。于是他采纳了伍子胥的建议,先修建一座坚固的都城。

伍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严密地勘测周边的地理和水文环境后,最终选中了太湖东部一片低洼的湖沼之地来修建新的都城,位置就是现在的苏州古城所在地。

在修建都城的过程中,伍子胥利用江南水多的特点,命人在城墙内外分别开挖护城河,让苏州拥有了世界建城史上绝无仅有的双护城河。

同时在城内开挖三纵三横的河道,将内外水网连通一体,并且修建八座水门来调节城内外的水量。

伍子胥用精益求精的理念,精心规划这座城池,不仅将城池打造成为一座防御严密的军事堡垒,而且使古城成为一个可以调节江南水系的机关。

自此之后,苏州一带从水洼沼泽之乡,变成水旱从人的江南福地。

“苏湖熟,天下足”

古城建立后,当地人安居乐业,但苏州一带地处湖沼洼地,土地虽然肥沃,却非常稀少,人们只能不断治水围田,开耕荒地,把每一寸土地都利用起来。

靠着精耕细作的方式,当地人向“江河湖海伸手要地”,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水乡泽国的生产模式。

隋唐时期京杭大运河的贯通,将苏州纳入运河航道,越来越多的人员会集,一时间,古城对粮食的需求大增。

一面是不断繁荣发展的城市需要大量的粮食来支撑,一面是越来越捉襟见肘的耕地,很难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矛盾愈演愈烈。

这个矛盾一直延续到到了五代十国时期。当时苏州一带属吴越国治下,推行保境安民政策的吴越国,专门建起了一支特殊的部队——撩浅军,用以清淤固堤,修建圩田。

撩浅军在河湖淤地上挖出横向纵向的河道,打造出大面积的塘浦圩田。

此后,水中养鱼,田里种稻,岸边植桑,成为江南特色耕作模式。

从此,江南成为“天下粮仓”,“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更是广为流传。

苏州人用自己的精心精致,打造出一片沃野千里、水网纵横的鱼米之乡,也就此养成了苏州人做事精细的性格。

苏州丝绸美名扬

“杭州以湖山胜,苏州以市肆胜”。在运河沿岸,凭借航运便利,大大小小的手工业市镇逐渐兴起,货物的品质也在竞争中逐步提高。

苏州自古产丝,唐宋时期,古城中就有了“家家有缂机,户户闻机声”的说法。后来,精美华丽的苏州丝绸苏州织造署收购,用于宫廷。

一时间,苏州的丝绸、砖雕、金砖等各项手工业迅速发展,并成为皇家贡品名扬天下。

“尽抱好峰藏院里,不教幽景落人间”

如果说精致化的农业生产是苏州人走向富足的起点,那么运河带来的工商业的繁荣,则是苏州人精致生活的开端。

古代工商业的鼎盛时期,精巧细致的苏工苏作,成就了苏州匠人们传承千年的“工匠精神”。

苏州又被称为“百园之城”,古城中完整保留有一百多处传统园林,拙政园、留园、沧浪亭等九处园林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苏州的园林形成于春秋,成熟于唐宋,兴旺于明清。古城中星罗棋布的园林大小不同,风格迥异,每一座园林背后都承载了园林主人的志趣、追求,是景观艺术和文化艺术的完美融合。

漫步园林之中,你一定会沉浸于其“咫尺之内再造乾坤”的雅趣风流,感叹于能工巧匠将山水微缩于一处的巧思和技艺。

叠石、理水、建筑、花木,是苏州园林的四大元素,这些自然界中最普通的原料,在苏州匠人的精雕细刻中成为传承百年的文化遗产。

过去的苏州私家园林,大都是宅园合一,园林既是住宅的延伸,也是一家人享受精致生活的地方。

这种将生活过成诗的观念由达官显贵、富商大户渐渐影响到普通百姓,哪怕只有方寸之地的天井小院,也一定要有山水花木,打造出一片片属于自己的精美天地。

在别的地方,生活或许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但在苏州,生活更重要的是“琴棋书画灯酒花”,哪怕在最琐碎事上,也要过得像诗一样精致细腻。

匠人做给匠人看

苏州园林美轮美奂,但千百年来,用巧手巧思将他们呈现出来的一直是香山帮匠人。

香山帮相传最早是为吴王夫差修建宫殿的能工巧匠,他们的手艺世代相传,日渐精湛,史料称“江南木工巧匠皆出于香山”。

明朝时,香山帮更是因为先后修建起南京皇宫和北京紫禁城而闻名天下。

今年68岁的薛林根是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人,在他的心里,匠人是要做给匠人看的,也就是作品必须得到内行人的首肯才算是合格。

“只问何人做,不问多少工”是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一句简单的行业谚语,道出了香山帮匠人工艺精湛的秘诀。

刚入行时,老薛就给自己做了一把量尺,并一直带在身边。

这一天,他来到吴江文庙修复工程现场,徒弟正在带领大家进行地砖铺设的收尾工程。老薛拿出量尺顺手一量,发现有两块砖的接口不平。

虽然徒弟正在带领工人们想办法找平,但老薛却要求敲掉地砖重新铺。在他心中,即便是一两毫米的出入也不能放任,活计必须严格按照要求来做。

老薛的这把量尺,量出来的不仅是工艺的好坏,更量出了苏州匠人传承千年的好名声。

正是像老薛一样的历代苏州匠人们千百年来对传统技艺和要求的坚守,苏工苏作的技艺才能如此精湛,他们用水磨工夫建起了一座座雅致的园林、制作出一把把精美的苏扇、织出一匹匹锦绣绸缎,将玲珑姑苏的印象永久地印驻在人们心中,也让今天的我们得以回顾传统文化、追忆锦绣年华。

今晚20:00,走进苏州,看水乡运河上的烟波起落,看精致背后专注的匠心。

二、想移居苏州***苏州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一直在北京,近来想换个城市待,刚好研究了一下苏州。

严格来说只有北、上、广、深是一线城市,所以苏州肯定是归到二线城市的大部队。但是苏州绝对可以算是二线城市里的一线了,经济发展水平、城市规模什么的都不差。

说几个我认为苏州的优势,也是对我吸引力比较大的点

1.工资水平。赚钱当然是最重要的。苏州的工资水平可以碾压绝大部分二线城市,而且甩很多省会城市好几条街。

2.气候。长期在北京,真是饱受雾霾洗礼,而且干燥的不行。苏州的气候待着就很舒服了,也不至于忽冷忽热,也没有那么多暴雨。

3.风景。景点什么的就不用说了,主要是市容建设的很让人舒服。生活在一个城市里,整体环境对人心情影响很大。

贴几张图说明一下

苏州火车站,很有设计感

苏州的公交站台

4.吃。对于一个吃货来说,食物是影响判断的重要指标。苏州小吃太多了,而且都走精致一路,对吃货的胃很友好。

哎呀,还得贴几张图

顺便提一下,因为考虑过往教育领域转,特意查了查学校。苏州大学很有名,也是211;中国人民大学也有苏州校区。中外合作的还有西交利物浦大学和昆山杜克大学。大专什么的也挺多的,想当老师的话,选择还蛮多。

劣势

1.房价。差不多得2万一平,对于一般的工薪来说,买房的压力还是太大了。

2.落户。横向比较,苏州落户的门槛卡的还是比较严的。

积分落户很难,前提条件是参加社会保险、已办理居住证且连续合法居住一年以上,而且要求在在市区范围内拥有合法稳定住所且人均住房面积达到18平方米。积分每年会变动,基本是730分上下。看了一下那个标准,没个5、6年的社保基本就不要指望了。

按人才引进的标准的话,年龄卡的很死。男性必须40周岁以下,女性35周岁以下。

我有个朋友,是符合人才引进标准的但是嫌麻烦。她找的苏州闪电安家代办,主要是为了省事,后来跟我说四个月搞定了。这种公司估计都有门路的。

整体而言,苏州的优势和劣势都比较明显。不过它的优势,一般别的地方没有,它的劣势,一般别的地方也有。所以,不想在北上广挤,又想有个不错的发展,苏州是个挺好的选择。

先说苏州的优点。

人文地理方面:苏州生活工作交流说普通话,不像有些城市,外来人口根本无法生活,全都是本地话。日常业余生活比较丰富,苏州有大量的旅游景点,山水人文景观齐备,历史风景名胜也比较多,苏州园林也是非常有名的。气候温度适宜,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经济方面:苏州普遍来说,工资收入都比较高,创业环境也非常好,不管是哪个行业,在苏州都能找到很多本地客户,生意经营方面非常便利。即便是做全国甚至境外的生意,苏州的物流体系也足以支撑。

再说一下缺点

由于人均收入比较高,苏州的消费水平也是相对来说偏高的。

另外苏州目前的房价也是非常高的,如果想要置业的话,买个大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根本买不到房子。

然后最重要的就是非常堵车,这点真的是好讨厌。

优点是有山有水有历史有文化,城市不大也不小要啥都有,外地人比例高算移民城市包容性强。缺点是房价比较高,气候冬冷夏热。

苏州对外来人是很非常友好的一个城市。经济发达,工作机会多,外来移民多,文化相对包容,在苏州你不会说苏州话完全可以生活工作的很好的。房价不管是买房还是租房一般工薪阶层打拼多年可以接受,交通方便,准一线城市。

优点苏州是千年古城,人文自然景观多,城市包容性强!外有以园区为首的众多外资企业,就业条件宽松!缺点,房价很高,小孩不容易上学!还有就是车多水多人杂,某种角度是大人孩子潜在的安全威胁!

只要你钱、没有缺点!

缺点就两个,一是冬天湿冷,没有集中供暖,但好解决,自己花几万块装个地暖;二是房价贵,这个可以解决一半,住到郊区郊县。

耐心看完以下全文,优点缺点自然了然于胸!是否移居也将不会再有任何迷惘!

讨论城市发展,展望城市未来,就必须要了解当前我国城市发展处于哪个阶段,正在实施什么样的组织形式。以下为我国城市发展历程概述:

1980年代,我国城市发展指导思想是“严控中心城市规模,适当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有重点的发展小城镇”;

2014年,新型城镇化规划中则提出“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加快发展中小城市,有重点的发展小城镇,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2017年10月,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

2019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指出: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

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优化行政区划设置,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带动作用,建设现代化都市圈”。中心城市是区域资源要素最集中、高端的核心节点,是区域资源和要素配置中心;都市圈为中心城市直接辐射的功能范围;城市群是由几个中心城市、几个都市圈共同构成的最大空间组织形式。

看完以上概述,就能了解城市发展模式演变全过程。至于当前确立的城市群、都市圈发展模式,即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大中小城市组团发展模式。在组团中分为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和卫星城市三类城市。中心城市一般指该地区各方面最发达,规模也最大的城市;副中心城市是人口以及规模等仅次于中心城市的城市;而所谓的卫星城市和中心城市,则是子城与母城相互依存的关系。卫星城市可以分担中心城市的一部分功能,承接中心城市疏散的产业,是中心城市职能的延伸。卫星城市与中心城市密切相关,却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并不会融入到中心城市。全球目前实践最成功、也更符合我国国情的城市群、都市圈模式,即为东京都市圈模式。这种模式,是以中心城市集聚核心资源、发展现代服务业等高端产业为主;卫星城市各自根据功能区分,发展机械制造、重化工钢铁、金属材料、汽车制造等产业,和中心城市形成功能互补关系。并通过跨城轨道交通构建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1小时通勤圈,让双城生活的实现变成了可能。

新时代的城市发展模式确定后,最重要环节在于确定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以及明确卫星城市。中心城市如何划分层级,依据何来,已经酝酿接近二十年,其历经过程如下:

2005年,国家住建部依据《城市规划法》,提出编制新一轮《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05-2020)》。从2005年开始,至2020年截止。

2006年国家住建部出台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年)》中提出构建“十百千万”城市体系,即10个全球与国家中心城市、100个国家特色城市、1000个中小城市、10000个特色镇。并明确指出:国家中心城市是全国城镇体系规划里的核心城市,即处于我国金融、管理、文化、交通等方面的中心和枢纽地位的城市。

而国家发改委,也进一步明确了国家中心城市是指居于国家战略要津、肩负国家使命、引领区域发展、参与国际竞争、代表国家形象的现代化大都市。是在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层级之上出现的新的“塔尖”,是集中了中国空间、人口、资源和政策主要优势的城市。

自此,新一轮《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中,城市在功能区分上,形成了明确的金字塔分层。塔尖:全球城市与国家中心城市(全球城市定位:带动世界级城市群发展;国家中心城市定位: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塔尖再往下依次为:国家区域中心城市、特色中小城市、小城镇。

2010年2月,国家住建部在《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10—2020年)》中明确批复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为5大国家中心城市,赋予了它们处于城市发展中的领头羊的地位。5大城市的集聚效应,开始显现,快速发展,有目共睹。

2016年5月至2018年2月,国家发改委和国家住建部又先后发函支持成都、武汉、郑州、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一经宣布,直接引燃了4大城市的发展。比如成都,2015年底户籍人口1200多万,到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户籍人口已经高达2093万。同样,武汉郑州西安,自从批复国家中心城市之后,也开始了突飞猛进式的发展,户籍人口逐年狂增、资本疯狂涌入,产业争先恐后布局,城市聚集效应十分显著,中心城市功能快速形成。四大新晋国家中心城市,通过短短三四年的快速发展,均已坐稳各片区绝对龙头的位置,甚至对东部沿海大多数城市形成显著优势。这点从下面的这段话可以得到印证,也是这段话拉开了山东连续几年申报济南国家中心城市的序幕:

2017年,济南市当时的一把手在山东两会上的发言:山东经济实力雄厚,但群山无峰,缺少一个带动力强的核心城市。济南作为省会,是山东的心脏和中枢,大家都生活在济南,脚踏同一片土地,头顶同一片蓝天,是命运共同体。济南好,山东好。未来各省间的竞争,就是城市群的竞争,或者说是核心城市的竞争。郑州不久前被确定为国家中心城市,对我们来说是个很大的刺激。分析周边郑州、合肥,还有远一点的武汉、长沙、成都、贵阳,这些近年发展迅猛的城市,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所在省份举全省之力发展省会,才铸就了今天的辉煌。核心城市是集聚起来的,我们不集聚,就会被别的城市集聚;机遇是抢抓出来的,我们不去抢,别的城市就会去抢。

从2005年开启《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工作,至2018年,历时13年,共确定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成都、武汉、郑州、西安,共9大国家中心城市,又称金字塔尖的城市,简称“塔尖城市”。按照国家住建部和国家发改委的定义以及培育方向,此9大城市,未来俱是金融、管理、人口、交通等资源高度集聚的核心城市,是引领全国城市发展和代表中国参与全球顶尖城市竞争的9大城市。

既然国家中心城市定位如此高,对城市发展犹如一针强心剂,是不是其它城市都可以去申请呢?事实上,自2005年国家住建部提出编制《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到原计划截止的2020年,总共只批复了9座国家中心城市。至于第10个国家中心城市,直到现在2021年年底,仍然无法确定,可见竞争的激烈程度。但根据有关媒体分析,从有关知情人士获悉,由于这轮规划时间制定较早,与我国现有城市发展情况已经不相匹配,当时提出10个全球与国家中心城市仅仅是一个设想。按照我国城市区域布局以及综合经济发展来看,未来我国国家中心城市数量很可能维持在12个。因此,国家中心城市的竞争,非但没有随着2020的过去而结束,反而开始了更为激烈的竞争。

下面谈谈长三角地区。面对国家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长三角地区格局发生了哪些显著的变化以及形成了哪些激烈的竞争关系。

众所周知,长三角城市群,是中国体量最大的城市群,也是目前公认的世界第六大城市群,涉及人口1.6亿。而整个长三角地区人口更是高达2.3亿,经济体量约占全国1/4。相比于其余体量明显小于长三角城市群的双国家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规划,长三角城市群仅批复了上海1个国家中心城市,确实存在着增补的可能。

传统的长三角指的就是江浙沪包邮地区,由江苏浙江上海3省市组成。但在2016年,国家批复的《长三角城市群规划》里去掉了江苏北部、浙江南部,加入了安徽东部,并且明确合肥南京杭州为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上海为长三角城市群中心城市。在长三角城市群内部,合肥的重要性已然和宁杭并驾齐驱,一举跻身于长三角城市群4大中心城市之列。

2017年1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更是批复合肥为国家科学中心城市,传统科教强市南京武汉西安等反而未获批复。截止目前,国家共批复了4大国家科学中心城市,按批复时间顺序依次为:上海、合肥、北京、深圳。国家科学中心城市,其实就是单一功能的国家中心城市,比如深圳,虽不是国家中心城市,但一直是国家经济中心城市,是经济方面的国家中心城市,在经济地位上和上海持平。在人口红利已失、全国产业转型的今天及未来,能够占据国家顶级科研资源的国家科学中心城市,无疑在未来的城市发展中占尽了先机。

在安徽加入长三角城市群,合肥获批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和国家科学中心城市后。合肥已然有了直面南京杭州的底气,强势加入长三角地区国家中心城市的竞争。以下分别展现了安徽江苏浙江3省支持合肥南京杭州争创国家中心城市的决心。

2020年12月公示的《江苏省“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支持南京争创国家中心城市;《浙江省“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培育杭州国家中心城市;《安徽省“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支持合肥朝着国家中心城市发展。

2021年5-6月公示的《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再次提出杭州打造国家中心城市;《安徽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再次明确支持合肥争创国家中心城市;《江苏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再次明确南京对标国家中心城市。

批复不是废纸,定位不是口号。城市功能区分,差异化培育,一直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以下为:长三角4大中心城市近年所获重大政策利好。

上海:

2016年国家发改委和科技部批复为国家科学中心城市;

2016年《长三角城市群规划》定位为长三角城市群中心城市;

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19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工作的通知》定位为国家物流枢纽城市;

2021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定位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2021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定位为中心城市,围绕其打造1-1.5小时城际交通圈;

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发布,支持浦东新区努力成为更高水平改革开放的开路先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排头兵。

合肥:

2016年《长三角城市群规划》定位为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

2017年国家发改委和科技部批复为国家科学中心城市;

2021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定位为国家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2021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定位为中心城市,围绕其打造1-1.5小时城际交通圈。

南京:

2016年,撤销7大jun区,成立5大zhan区,东部zhan区驻地南京,管辖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和上海6省市;

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第三巡回法庭在南京挂牌成立,代行最高法部分权力,管辖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和上海5省市;

2016年《长三角城市群规划》定位为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

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19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工作的通知》定位为国家物流枢纽城市;

2021年国家发改委批复安徽江苏两省共同上报的《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要求安徽江苏两省共同打造南京都市圈;

2021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定位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2021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定位为中心城市,围绕其打造1-1.5小时城际交通圈。

杭州:

2016年《长三角城市群规划》定位为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

2021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定位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2021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定位为中心城市,围绕其打造1-1.5小时城际交通圈;

2021年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如今,绝大多数的城市,已经失去了攀登金字塔“塔尖”的机会,但仍有极少数的城市仍在为了攀登“塔尖”而苦苦努力着。看城市发展,不能看现在,要看未来的规划定位,要看2025年、2035年的时间节点的发展形态;更不能只看单一功能,以偏概全。“塔尖”定位的全球与国家中心城市的中心功能必须综合全面。

优点:本是吴语区的中心,是千年吴文化的完整继承者和体现者,其环境优美,古典气息和现代时尚并存,到处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河湖纵横,河鲜肥美;茗肆酒楼,古迹名胜;短宿长居,民风雅安,宁静幽邃。缺点:缺乏热爱稔熟吴越文化的优秀管理者,在城市的规划、保护和管理上欠成熟和专业,对符合、保护、发展姑蘇文化的资源利用有限,尤其是外来移民的筛选、治安整顿及外来合作方面差强人意,让这个本可以代表中华民族50%以上华夏文化的文化都城仅流於一般,而非让世界,尤其是亚洲惊艳和拜服......

三、苏州旅游有哪些优势,哪些地方还可以开发以及存在哪些问题。

吴宫喜来登和盘门景区的关系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那就是一墙之隔。酒店占据得天独厚的优势,一半房间都能看到景区的水陆城门和瑞光塔,但原来都只能可望不可及。经过两年的协商谈判,今年4月,这扇横亘当中的小门终于被打开,酒店的客人只要凭房卡就能免费进入景区游览,而作为回报,酒店向景区一次性支付费用。不仅是方便了客人,两家单位都觉得这次打开的一扇门可以说实现了双赢。

景区与酒店互动的这种模式,可以说迎合了现代自助旅游的悠闲氛围,也是发展的必然。苏州闻名于世的古城和古典园林、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乡村游,单独来看,都各具特色。但各自为政的局面又让这些景区景点和旅游项目如散落的珍珠,始终缺少一条串连的主线。吴树新是苏州一家地接旅行社的老总,他说过去苏州留不了客人过夜,现在近9成的游客会在苏州住一晚,但第二个白天肯定要走了。单调的夜生活、缺乏有吸引力的游线组合是苏州旅游的内伤。

认识到了症结所在,从去年开始,很多有形无形的“门”正在被打开。常熟的虞山、尚湖是风景旅游胜地,森林公园、宝岩生态观光园、姜太公垂钓地都是既有湖光山色,又有文化积淀的地方。去年下半年,当地将原来独立的两个景区合二为一,成立了虞山尚湖旅游度假区。仅半年时间,一加一的效应就超过了二。

在相城区阳澄湖边,除了以大闸蟹为代表的湖八仙、水八仙外,这里的沈周故里、阳澄渔歌、苏派澄泥砖雕等都具有旅游开发价值。原来这些景点散落各处,无法连接成线,而今年2月,相城区整合资源,成立了阳澄湖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

这四大集聚区分别为古城旅游集聚区、环太湖旅游集聚区、以金鸡湖、阳澄湖为中心的中部旅游集聚区以及沿江旅游集聚区。集聚区将打响品牌,联合向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增强吸引力。

关于去苏州旅游的优缺点和苏州有哪些优点和缺点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去苏州旅游的优缺点


声明 : 本文内容及图片来源于读者投稿以及网络,本网站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i084881@163.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